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误诊一例
李颖,苗朝阳,吴亚桐,张晓艳
作者单位:北京,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
作者简介:李颖,女,硕士研究生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下颏皮肤肿物3年,反复搔抓后破溃、出血1年,于年1月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下颏出现一粟米大小肤色圆形丘疹,无自觉症状,后逐增大至黄豆大小结节;1年前,因患者反复搔抓,结节偶有出血和结痂,无明显疼痛。否认发病前局部外伤史。患者既往体健,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各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
皮肤科情况
下颏可见一边界清晰的直径约0.7cm肤色半球形结节,结节顶部可见不规则凹陷、破溃及结痂,质硬、无触压痛,基底质硬、活动度差(图1)。
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等均无异常。
组织病理
行局麻下肿物完整切除,切缘距离肿瘤边缘5mm,深达皮下脂膜层。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可见一边界清楚的肿瘤团块,由散在分布的基底样细胞条索、乳头间质体和增生的胶原纤维组成,肿瘤细胞异形性不明显,浸润深度可达真皮中层,肿瘤周围可见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图2),各切缘干净。免疫组化染色:Bcl-2散在阳性(图3a),BerEP4部分弱阳性(图3b),CD10和CK20均阴性。
诊断及治疗
初步诊断:微囊性附属器癌。
重新阅片后修正诊断为: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
治疗:建议行扩大切除术,患者拒绝。术后随访2年,肿瘤并无复发。
DOI:10./sypfbxzz.-.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12(1):58-59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原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订阅方式:①邮局订阅(适用于单位或图书馆统一征订)。全国邮发代号:2-。②编辑部直接订阅(适用于单位批量或个人订阅)。通过邮局汇款至“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注明订阅数量、邮寄地址,并请致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