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痔疮是肛管直肠部的痔静脉丛发生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多见于成年人,祖国医学以为痔疮发生的原因多与长期坐位或站立工作,肩挑负重跋涉运行,妊娠胎气,或久痢,久泄,久秘,嗜食厚味辛辣等因素,引起中气下陷,筋脉松弛,气滞积血阻,燥热浊气,结聚肛肠。
症状
肛门部有疙瘩突出,称为痔核,按发病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发生于肛门齿状线以上者为内痔,其症状为:大便时出血,色鲜红或暗红,出血量不等,痔核脱垂肛门外,如不及时复位或因感染均可引起局部疼痛,如嵌顿时,可至肿胀,腐烂坏死。发生于齿状线以下者为外痔,其症状为:自觉肛门处有异物感,剧烈疼痛或不痛,发炎时则肿痛。齿状线上、下均有者为混合痔。
治疗
方法一:
1、毫针
主穴:长强,承山,二白。配穴:百会,肾俞,阳溪,后溪。每次主穴全取,配穴取1~2个,长强靠尾骨前面斜刺0.8~1寸,使针感达肛门直肠区,均用强刺激,留针30分钟。
2、火针
对痔核脱垂肛外可见的或痔疮局部有红肿,化脓及有窦道形成的,选用细、中火针,点刺痔核及局部,不留针。
方法二:(适用于外痔)
1、铍针、火针
2%普鲁卡因局麻,先将铍针在微型酒精灯上烧至白亮,用镊子镊住外痔顶端,在外痔的根部烙切,将痔体切除,本法因高温烙切,切后不出血。后用细火针烧至微红,在烙切部位点刺,使创面自行结痂。最后用敷料包扎创口。
方法三:
锋勾针挑治
①区域挑治:在第三腰椎至第二骶椎之间旁开1寸的连线上,任选一点。
②穴位挑治:大肠俞,小肠俞,次髎穴。
③痔点挑治:痔点多位于腰骶部,形似丘疹,微突起于皮肤,约针头大小。圆形,且带光泽,可为灰白,棕褐色或浅红色不等,压之不褪色。
方法:挑治部位常规消毒,左手将挑治点握紧,右手持锋勾针,先刺破表皮,后将皮下纤维组织挑断。挑尽后涂以龙胆紫或碘酒,敷盖消毒纱布即可,三日挑治一次。
疗程
外痔常可一次治愈,内痔、混合痔2~3个疗程,每疗程5次,每周3次。
不同的针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主治,这就是“新九针”的特异性,临证前必须熟练掌握各种针具的用法与主治,才能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针具进行治疗。另外在运用“新九针”时要因证、因人、因地、因时,选用不同针具、不同手法、不同配针、不同配穴的“四不同”辨证观点而施治。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师怀堂先生认为“新九针”的形状不同,其作用也各异,临证时要根据患者的寒热虚实,分别选用不同的针具而调之。先生在运用“新九针”调理寒热虚实证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经验。
临证善于多针配合以求取得速效、实效。师老认为用针如用兵,不同的针有各自的特异性,同时又有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的整体性特点,因此首先要熟悉各种针具的性能与用途,然后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取不同针具,使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以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新九针”在临床运用时,大多数病症都需要多针配合,但不同体质,不同病情,配针也不同,临证须认真审视,灵活选用,不可拘泥,或单一使用,或多针配合,但也并非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要适可而止,切忌盲从,以防伤及正气,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作为一名针灸医师应做到精研岐黄,胆大心细,心存仁术,行方智圆,技法熟练,非此者,不是一个好的针灸医师。
喜欢针灸的盆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