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外痔赘肉
外痔发作
防治外痔
外痔液体
外痔结扎
外痔便血

任东林教授浅谈中国痔病诊疗现状,构建治疗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542.html
任东林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第三届国之名医,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主任,盆底中心主任。

导读

痔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国内外痔病研究的快速进展和痔病诊疗技术的升级,全面提高我国综合诊疗水平迫在眉睫。11月7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主任任东林教授牵头组织撰写并制定的《中国痔病诊疗指南(版)》[1]正式发布仪式在广州举行。本次有幸采访到任东林教授,就痔病指南更新对我国的痔病诊疗现状和治疗理念做一解读,以飨读者。

《中国痔病诊疗指南(版)》制定标准

“曾经的经验治疗已经成为过去式,无论是年轻医生还是有经验的临床医生,都应该遵循指南的诊治标准,《中国痔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可以说是痔病诊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考虑到我国各个地区的医疗水平存在不平衡性,医院对痔病的诊疗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规范诊疗流程、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是目前的重要课题。今年11月7日正式发布的《中国痔病诊疗指南()》是继《痔临床诊治指南(版)》[2]的首次更新。

版指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缺乏指南形成方法,所有专家意见均未进行证据评级和推荐强度分级,新版指南的每一则推荐意见的评定均参照JBI证据预分级系统(版)进行证据分级,将证据等级划分为Level1~5,同时根据证据FAME结构(即证据的有效性、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结合中国国情,通过专家讨论得出推荐强度分级:A级推荐(强推荐),B级推荐(弱推荐)。新版指南符合国际标准与规范,与国际接轨,这是我国向痔病标准化、规范化诊疗迈出的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减少手术保守治疗为痔病患者保驾护航

“用最小的创伤去获取最大利益的外科医生是最好的外科医生,任何创伤都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二次打击,永远都要减少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可能的创伤,才是外科医生要努力追寻的目标。”

绝大部分痔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和排便习惯来避免手术,但这不绝对,痔病确实有些病理改变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去解决,比如最典型的血管张力明显降低导致的脱垂。然而,西方的手术率远远低于中国,造成这一差异的的原因就是药物治疗。

痔病多数情况还是一个血管性病变,回顾既往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特别是中药的问题,静脉活性药物的应用是治疗痔病这类血管性病变极为重要的基础药物。新版指南中指出,柑橘黄酮(纯化微粒化黄酮成份,MPFF)可有效缓解痔患者的出血、疼痛、瘙痒和里急后重等症状,并减少症状复发,建议将柑橘黄酮可作为首选的静脉活性药物用于治疗Ⅰ~Ⅳ度痔患者(1A);推荐将柑橘黄酮作为器械疗法的辅助药物(1A);患有痔的孕妇或妊娠后的妇女也可短期使用柑橘黄酮(3B)[1]。

柑橘黄酮使用了五种成分协同增效,还采用了独特的微粒化工艺使药物起效更快,能缓解急性痔病发作,减少术后复发。此外,柑橘黄酮疗效相关的研究证据充足,显著改善痔病症状和体征的作用已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1]。

治痔不如防痔指南促进构建同质化诊疗模式

“西方有句谚语是‘拿锤子的手看见钉子就都想敲’,肛肠外科医生遇到痔病患者就想去做手术。但是,如果你真的得了痔病,会首选手术治疗吗?”

痔病的治疗选择应当遵循最有效、最安全、最简单和最经济的原则,能够采用药物治疗的不必采用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3]。未来我们应该把痔病的诊治重心应该放在一级预防和早期控制上,让人们通过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zhia.com/fzwz/6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