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肛门大肠疾患的表现,在中医学文献中,把肛肠疾患统称为痔瘘。主要包括内痔、外痔、内外混合痔、息肉痔、锁肛痔、脱肛、肛裂、肛门周围痈疽等,是一种常见病,俗有“十人九痔”之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脱垂,肿痛,大便习惯改变,局部分泌物增多,甚则流脓流水等。
蛋黄油
鸡蛋数个
将鸡蛋煮熟,取蛋黄研碎,置勺内用文火煎炒,以煎出油为度。用时将蛋黄油直接涂敷在痔核表面,每次1~2滴,每日早晚各1次。如为内痔,则用消毒棉签蘸蛋黄油塞涂肛门内痔核部。
痔疮
广西中医药
枣炭散
硫黄30g,大枣90g
置锅内共炒至大枣全部成焦炭后,离火,凉后研细末,成人每日3g,分3次饭前半小时,用开水送了。6天为1疗程,如便血不止,可连续服用
内痔出血
新医药学杂志
冰片樟脑液
冰片、樟脑各2g
放人尿罐内或痰盂内,冲入适量沸水(约大半容器),趁热坐浴,每次约半小时,每日2-3次,一般4~6次,可减轻症状,3-6天痊愈
痔疮。
浙江中医杂志
猪胆汁液
猪胆汁1g
将猪胆汁放入盛温水(30毫升)的小瓶中,待其溶化后摇匀即成,以药棉蘸液外涂痔疮,1日2~3次。
痔疮。
四川中医
丹皮糯米饼
牡丹皮、糯米各g
共为细末,和匀。每天取g,以清水调和,捏成拇指大小饼,用菜油炸成微黄色,早晚2次分吃,连用10天为1疗程。如嫌硬,可稍蒸软后再吃,一般可用1~2个疗程。
一、二期内外痔。
四川中医
消痔液
苦参、花椒各60g,白矾90g
上药加水1毫升,煎煮去渣,倒入便盆中加盖,盖上凿1个小孔如鸡蛋大,肛门对着小孔趁热先熏后洗,每次要熏洗45分钟以上,药液冷时加温,视病情每日熏2~3次,一般3-5天痊愈。
内外痔疮,痔出血及肛周瘙痒。
四川中医
痔炎灵膏
乌药g,黄柏75g,大黄g,当归g,血竭g,地榆15g,菖蒲75g,红花75g,冰片50g,枯矾50g
共研极细末,过目筛,加凡士林1g,调匀装瓶,高压消毒备用。局部用1:0的高锰酸钾液坐浴后,将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
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
辽宁中医杂志
蜀葵花酒
紫色蜀葵花(于夏秋季节采花,置阴凉通风处阴干)4g,白酒毫升
将葵花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6个小时后备用。每次空腹服20毫升。
各种痔疮。
《百病奇效良方妙法精选》
消痔汤
乌梅10g,五倍子10g,苦参15g,射干10g,炮山甲10g,煅牡蛎30g,火麻仁1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便血甚者加地榆炭、侧柏叶;炎症甚者加黄柏、黄连;大便秘结者加番泻叶;疼痛甚者加乳香、延胡索;肛门坠胀者加木香、枳壳;脾虚下陷者加黄芪、葛根、升麻。
各期内痔。
《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
祛毒洗剂
黄柏30g,川椒15g,防风15g,芒硝15g,地榆15g,甘草15g
水煎煮,熏洗患处,每日1~2次。
痔瘘等肛门直肠疾病。不论手术后或非手术者,凡有疼痛下坠、便血、肛缘肿硬、伤口不净等均可。
《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0首》
痔疮熏洗方
白芷12g,五倍子30g,木瓜18g,川椒12g,生白矾9g,槐蘑30g,马齿苋60g,甘草12g
水煎后先熏后洗。
痔疮初起肿痛或津水流血。
金龙消痔液
刺猬皮、明矾各30g,金银花、槐花各15g,龙衣3g,马兜铃20g
加水煮沸后倒入盆中,趁热坐熏,稍凉洗患处,每日1剂,熏洗3次。
混合痔。
经验方
大蒜消炎膏
生大蒜适量
放火上烤熟后,捣碎,用消毒纱布包起来,做局部热敷。
外痔。
日本民间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