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为什么我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较低呢?预防大肠癌的好习惯有哪些?
《健康咸宁》节目,医院肛肠科主任李积广,聊聊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点击下方,回看本期节目市民提问专家解答1.李女士:28岁,我的是外痔疮,不痛不痒不难受不便血,都快半年了怎么办?
2.何女士:48岁,脱出来一些小肉球,不便秘也不便血,就是特别痒,痒死了。有一种神经阻滞的方法?但听说副作用很大。
3.刘女士:32岁,我是怀二胎的时候患了痔疮,现在二胎已经3个月了,脱出来好大,看着像三个,塞回去又出来,反复好几天了,现在实在疼的受不了,不敢塞,在外面撑着好难受。
4.程先生:59岁,因为胃不舒服去做胃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3级伴肠化(结合病理),十二指肠炎。这是不是很危险了?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一、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结直肠癌发病情况。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居于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目前我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远低于美国及日韩等发达国家。
二、为什么我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较低呢?
现阶段我国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而美国及日韩等发达国家早诊率高于20%。导致难以早期发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肿瘤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
(2)健康意识问题:很多患者健康意识不强,不到实在受不了的情况下不愿意就医,结果一来就是晚期。
(3)经济水平问题:目前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仍较低,尤其农村地区很多人怕花钱,因此有病一再拖延,最终导致病情严重。
(4)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善的大肠癌筛查体系。
三、大肠癌现在临床上常见的筛查方法有哪些呢?
1.粪便隐血实验:无创,方便,价廉,缺点:肠癌敏感性(30%-65%),对于进展期腺瘤的敏感性仅为20%-30%,假阳性约为20%。
2.结肠镜检查:准确,诊断金标准,缺点:痛苦,肠道准备麻烦,有发生出血,穿孔及感染危险,但结肠镜检查对于锯齿状息肉和平坦腺瘤也有一定漏诊率。
3.粪便DNA检测:无创;精确度高;可以同时发现左右两侧结肠的肿瘤,没有盲区;不仅可以发现大肠癌,也可以发现癌前腺瘤等,对早期大肠癌检测特异性高达97.85%。
4.另外有直肠指检及CT等,不纳入筛查内容,但可以作为诊断的补充。
四、肠癌筛查的适应人群有哪些?
40-74岁普通人群(含体检人群)
肠道不适的人群(如黏液血便、腹泻、腹痛、腹胀、便秘、消瘦等)
有肠道肿瘤病史或术后复查人群
有肠癌家族史人群
有直肠肛门良性疾病的人群(如痔、肛瘘、肛裂、肛周肿物等)
各种原因不愿意或者不适合肠镜检查的高风险人群
小于40岁的恐癌心理人群
五、一般怎么去选择这些方案呢?
1.普通无症状人群推荐的筛查方法:
(1)FIT,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
(2)粪便DNA检测,建议筛查周期为每1~3年1次;
(3)结肠镜检查,推荐筛查周期为每5~10年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
2.有症状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方案:临床医师结合各方法特点,充分考虑个人意愿,灵活、综合选用筛查方法。
专家介绍
医院肛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胃肠外科专业,主攻胃肠道肿瘤,擅长结肠肿瘤、直肠肿瘤、胃癌、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在直肠癌方面主张基于神经层面的精细解剖手术;在治疗痔疮方面有独特的经验,选择适合患者的精准治疗方案,手术方面结合美学、力学、生物学及解剖学原理,开展混合痔外剥内扎、RPH、PPH、TST、硬化剂注射等相互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对炎性肠病、放疗性肠炎、便秘、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等胃肠道良性疾病及腹股沟疝也有深厚的研究。参与省级课题一项,市级课题一项,在国家级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健康咸宁》
咸宁人民广播电台
《健康咸宁》是一档服务百姓健康生活的医疗卫生服务类节目,从市民就医看病为切入口,借广播媒体独有的热线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