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根据痔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名称不一。内痔和外痔的划分以齿状线为界,发生在齿状线以上的痔叫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的痔叫外痔,跨越齿状线上下的痔叫混合痔。内痔一般不疼痛,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症状,严重时会喷血、痔核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外痔一般不出血,以疼痛、肿块为主要症状,肛门周围长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皮赘。混合痔兼有内、外痔双重特征,临床以脱出、疼痛、坠胀、反复感染为主要症状。区分内痔、外痔、混合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建议患者一旦发现症状,医院确诊,对症治疗。
外痔的表现和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
(1)结缔组织性外痔:又称皮赘外痔、赘皮痔。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反复发炎、肿胀,使肛门静脉丛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皮垂或赘肉。突出易见,大小形状不一,一般不痛,可以不予治疗。
(2)血栓外痔:血栓性外痔是指肛周皮下形成的血栓性肿块,类似手指上起血泡,呈圆形或近圆形隆起,局部肿胀、疼痛,若发炎则剧痛,可单发或多发。其大小多为黄豆至蚕豆那样大,有小的像火柴头大小,也有大的像拇指头大。血栓性外痔虽然疼痛但容易治疗。
(3)炎性外痔:肛缘皮赘或皮肤皱襞因感染发炎、增生而形成的。肛缘肿胀、剧痛,行走活动排便时加重,或发于肛门一侧,或两侧均发。
(4)静脉曲张性外痔:排便时均可见肛缘周围皮下有曲张的静脉瘀血团,呈圆、椭圆或不规则突起。一般无痛,但有肛门坠胀并不适感。
.内痔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1)便血:便血是早期内痔首发症状,晚期内痔黏膜表面因炎症或摩擦而增厚,便血反而较少。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鲜红,有时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将手纸染红,有时为滴血或射血。如长期反复出血,或多次大量出血者,还可引起贫血。
(2)痔核脱出:痔核脱出是内痔发展到中晚期的主要症状。中期痔块于便时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晚期内痔需手托或卧床休息片刻方能回纳,甚至在平时活动时、行走时、劳累时、咳嗽、喷嚏或下蹲时都可能脱出,有的患者痔脱出后用手无法托回肛内,极易受感染,因发炎、水肿、疼痛而发生嵌顿,以致复位困难。
(3)疼痛:单纯内痔无疼痛,内痔嵌顿时可引起比较剧烈的疼痛,排便及矢气受阻,有的还会反射性地引起排尿困难。
(4)肛门瘙痒:中、晚期内痔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常有直肠腔内分泌物自肛门流出,导致肛门周围潮湿或瘙痒不适。
(5)肛门坠胀:初、中、晚期内痔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初、中期较轻,晚期较重,尤以劳累、久站后或午后为甚。引起肛门坠胀的原因可能在于肿大的痔核对直肠黏膜的刺激,或痔黏膜表面有炎症。
--------本文选自李春雨主编《肛肠病名医解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专家简介
工作单位:中国医院
科室:第六普通外科(肛肠外科)职务:科主任职称: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二楼著名专家诊室
健康-6204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