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农民老谢,患“痔疮”已有近20年,从来不曾将它放在心上,1年来大便反复出血,痔疮脱出明显,常常大便后要自己用手慢慢按摩才能将脱出的痔块送回。即使是这样,医院,坚持使用他自己的“治痔宝典”---药膏药栓双管齐下,以前这绝招吧,确实有成效,但是这次好像比以往犯的时间要长一点……在子女的劝(bi)说(po)下,医院做检查了。
孙医生听了老谢描述的症状后,首先给他做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指诊,在肛缘至8cm左右的直肠上(作为一个肛肠医生有一只修长的手指是多么的重要!!),孙医生摸到了凹凸不平的肿块,手指上还沾染了脓血粘液,看着老谢蜡黄的脸,孙医生这才又让老谢做了个肠镜:
内镜所见:肛缘至8cm直肠面膜弥漫性出血糜烂,覆斑片状白苔,咬取4块送检。余所见结肠各段粘膜光滑完整,通畅,血管纹路清晰,结肠袋规整,见散在扁平隆起息肉,约0.3~0.4cm,边界清,粘膜发白,光滑。
考虑溃疡性结肠炎,但是不排除有溃疡性肿瘤癌变,所以取了4块病理去化验,做进一步判断……
孙医生相信,在临床上,每个大夫都希望自己的患者所患的疾病都是“虚惊一场”,但是有的时候是事与愿违的,在这里孙医生更想说,发现有医院检查,不要把小问题耽误成大毛病,医院就要面临这冰冷的仪器,论谁都会望而生畏,但是对于肛肠疾病的检查,更多的时候不是大家想的检查就是“做肠镜”!让一根1m多长的管子在自己的肚子里跑来跑去……
这里孙医生的菊花小课堂又要开课了
~~~上课铃~~~
敲黑板!
给大家讲一讲
肛肠医生常用的“指诊”
是个啥
肛门指检,小麻烦解决大痛苦肛门指诊是筛查肛肠疾病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虽然目前有了CT、B超、内窥镜等先进诊断设备,但它们都不能代替肛门指诊。
体检的项目繁多,但要问及:最让人害羞的,恐怕还是“肛门指诊”。据统计,80%的肠癌发生在直肠,其中有2/3发生在手指能够触及的地方。
但是,作为发现肛肠疾病最便捷、有效的方式,肛门指检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和畏惧,主动去做肛肠指检的患者少之甚少,这样的观念亟待改善。
什么是肛门指诊
“肛门指诊”检查是医生用手指在患者肛门内进行触摸。
肛诊的重要性
肛门指诊是筛查肛肠疾病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虽然目前有了CT、B超、内窥镜等先进诊断设备,但它们都不能代替肛门指诊。80%以上的直肠癌患者通过肛门指诊即可作出大致诊断,痔疮、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感染、肛裂、肛瘘、宫颈肿瘤、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等,都可通过此方法检查出来。
因此在临床上对初诊病人及可疑病人都应作直肠指诊检查,决不可忽视这一重要的检查方法,以免延误直肠癌肿等重要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
但由于该检查部位隐秘,部分患者不好意思让医生检查,导致这个检查项目使用率并不高。
肛门指检可检查出什么疾病?
1.直肠癌:在肠壁上可摸到高低不平的硬块,其表面可有溃疡,肠腔常狭窄,指套上往往染有脓血和粘液。
2.直肠息肉:可摸到质软而可推动的肿块,指套上常染有血迹。
3.内痔:一般内痔是柔软的,即使摸到也不能分辨其大小和多少,但如有血栓形成,则可摸到光滑的硬结。
4.肛瘘:可摸到索状物,有时在肛瘘内口可扪到小硬结或凹陷。
5.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及直肠后间隙脓肿,在直肠内可摸到压痛性肿块,表面较光滑。其他间隙脓肿可用拇、食指作双指触诊检查,即食指放在直肠内,拇指放在肛周皮肤上,拇、食指触诊,可以发现肛管前深、后深间隙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或肛周脓肿。
6.肛乳头瘤:可摸到质地中等而可推动的、长蒂肿物,指套干净。
7.肛门周围:皮肤病、皮下包块、炎症、脓肿、外痔、肛瘘瘘管。
在指诊检查中,医师的食指就是医生的眼睛,可以发现和诊断大多数的肛门疾病。包括功能性的疾病及器质性的疾病。
孙医生菊花小课堂就讲这么多
相信大家对神乎其神的“指诊”有了一定了解
~~~下课铃~~~
温馨提醒:胃肛肠疾病多由日常饮食和卫生习惯影响,一定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一旦有症状存在,一定要定期进行胃肛肠疾病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若您正在被肛肠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