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痔,在很多人看来,大便出血肯定是痔疮,广州一位阿伯也这么想,结果……
一个多月前,广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帆就在普外科肛肠的门诊接诊了一名这样的患者。
患者王伯今年65岁,但从今年年初以来,他解大便时偶尔会出血,颜色鲜红,量也不多,而且总伴有大便不尽的感觉。他自己怀疑是“上火”得了“痔疮”。于是,他去药店买了痔疮膏用。
可是,大便出血一直不见好转。在他眼里,大便是“小事”,而且也羞于启齿,所以一直没有告诉家人。哪知后来出血越来越多,还出现了肚子胀不想吃东西的情况。于是,只得求助于家人。
王伯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张帆的门诊求诊。结果一检查,是直肠腺癌。幸而还是直肠癌早期,在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之后,目前王伯康复出院。
大肠癌or痔疮?
都有大便出血,
但大肠癌会伴有三个特点
张帆说,把大肠癌当痔疮治,这样的故事在普通外科屡见不鲜。
那究竟什么是痔呢?张帆解释,通常人体肛管的粘膜下有一层特殊的组织,由静脉、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简称肛垫。
如长期便秘,各种原因导致的腹压升高,肛管肌肉弹性回缩作用减弱,肛垫充血、下移便形成痔。
由于痔有丰富的血管,如果粘膜糜烂小血管破损,就会导致痔疮出血。一般情况下,痔疮出血量小时仅有几滴或者几毫升,颜色鲜红,出血量大时才会有黑便或者血块。
“导致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包括结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等多种疾病都会导致大便出血。”张帆说,那痔疮出血和大肠癌出血有什么不同呢?
他说,大肠癌的临床表现,除了大便带血或者粘液脓血便外,更重要的几个特点:一是排便习惯改变;二是有大便不尽感;三是可能会伴有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所以,如果是伴有这些情况的大便出血,就不一定是痔疮了。”
”提醒:
40岁以上有“高危症状”的
都应尽早做肠镜检查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呈逐年上升态势,目前,大肠癌发病率已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致死率位于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五位。
“绝大多数大肠癌都是从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张帆提醒,这个特点让筛查发现并去除癌前病变成为可能,也让早发现早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大幅提高。
张帆说,要预防大肠癌,除了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高危人群注意做肠镜检查十分重要。根据世界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日前发布的一项重磅研究成果,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让受试者在随后的17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降低26%,死亡率降低30%。“大肠癌不可怕,早查早治是关键。”
哪些人群应该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呢?张帆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有大便出血或者粘液脓血便、大便习惯改变或者有不明原因的腹胀、贫血、消瘦等症状的,都应尽早做电子结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张帆还提醒,以下4种因素也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
1.高动物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
2.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3.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癌前病变。4.其他因素:吸烟、寄生虫等。
来源:广州日报健康有约(gzrbjkgj)。医学指导:广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帆。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通讯员王葳齐齐哈尔日报新媒体工作室
合作
联系-
投稿邮箱:m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白癜风怎么诊断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