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的时候有出血,有可能是肛肠疾病导致的,如果长时间出现大便出血,就要重视了,医院进行仔细的检查,弄清导致大便出血的病因,然后治疗病因和出血。
临床表现
1.鲜血便
多为急性(即时)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
常于以下疾病:
(1)痔疮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2.脓血/黏液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
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
(2)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
(3)溃疡性结肠炎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
3.黑便
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4.隐血便
小量(微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粪便颜色改变,仅在粪便隐血试验时呈阳性,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溃疡、炎症及肿瘤。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少量(微量)血液成分。肠息肉(癌)的早期粪便隐血可呈现阳性,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肿瘤筛查(初筛)的重要途径。
5.伴随症状
(1)肛门及肛周病变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
(2)上消化道疾病呕血一般都伴有黑便,出血量大、速度快时可以有血便。
(3)下消化道疾病根据出血的原发病不同,伴随症状表现不一。
便血怎么治疗?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1、内痔引起的便血
采用PPH无痛微创术,在脱垂内痔的上方近内痔上缘的地方环行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的黏膜进行吻合,使脱垂的内痔及黏膜被向上悬吊和牵拉不再脱垂。
2、肛裂、肠息肉引起的便血
采用HCPT微创术,通过每秒48万次频率震荡的高频电容磁场,作用于痔核基底部组织并产生磁热效应,瞬间使之脱水、干结、萎缩、蛋白固化、血管闭缩、痔核自然脱落。
温馨提示
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所以当出现大便出血的时候需要患者重视,大便出血长时间不治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出现大便出血时尤其是长时间的大便出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找到病因,针对治疗。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