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吃不拉真是要命!
从消化内科一下子“逛”到肛肠科,也就是刚看完吃饭的嘴巴,就注目排便的肛门。天哪,两个科正好相反,一个是怎样才能畅快地往里进食,一个是怎样才能畅快地往外排泄,这使我神经有点颠倒。
肛肠科主任有着坚挺的下腭和饱满的前额,令我感到他富有智慧。诊室外面排队的患者一个个痛苦不堪,病症全是排便困难,用老百姓的话说“拉不出来”。现在生活提高了,大鱼大肉,精米白面,这些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很难消化,所以就滞留在肠道里,光吃不拉绝对能要你的命。
(摄影家王新民作品选)
一个老患者在一旁呻吟:“拉不出来呀,蹲两个点也拉不出来呀!腚根肠都拉出来,也拉不出个豆来呀!……”肛肠主任表情坚毅,他大概已经面对成千上万“拉不出来的”痛苦面孔,所以练就得很有定力。他告诉我,“拉不出来”只是病症的表象,而这种表象下面却有若干个可能:痔疮、肛裂、直肠前突及盆腔下降等综合症。从临床经验上看,有的患者肠道里可能长有恶性肿瘤,为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门诊室一墙之隔就是高清直肠镜检查室,检查方便快捷。虽然只检查紧靠肛门的约15厘米直肠,但直肠部位是最易滋生肿瘤的危险之地。用高清直肠镜头检查,蛛丝马迹的可疑之点,都会一览无余。我以为那个“拉不出个豆”的老患者患有可怕的病,但他从高清直肠镜室里一脸轻松的走过来,因为检查的结果只是一般的痔疮,用药就能缓解。肛肠主任叮嘱老患者:第一要经常做“提肛运动”,但不是急速地一收一缩。而是提肛收缩时要停3至5秒,然后再放松;第二,用药栓之前,先用温水浸泡屁股20分钟左右,效果会更好……
老患者有些感动和激动,一面走一面还念叨着:早知道仪器这么高级,我早就应该来了……可是随后进来的同样一个老患者,患有同样拉不出来的“病症”,肛肠主任只是用手指往肛门里探摸了一下,便低声对我说,这个患者排不出便来,却和痔疮没关系……最后,老患者在高清直肠镜检查下,发现直肠里有个肿瘤。这时,老患者的儿子赶紧走上前来,小声却急切地对肛肠主任说:“千万不能告诉我爸是肿瘤!”
肛肠主任便轻车熟路地说:“老爷子,你要动手术切除痔疮啦。”老患者一面提着裤子,一面对儿子发牢骚:“十男九痔,哪有男人不得痔疮的,医院,还要挨一刀,我可不听你的!……”
一个中年女患者满脸痛苦,她说她总是感觉要排便,但蹲下去就什么也没有,站起来却又有了,再蹲下去依然如故。肛肠主任检查了一下,说你的病症是在生育时“埋伏”下来的,因为初生的婴儿有时会撑破扩约肌,开始是一个小口子,但会渐渐变大,形成一个兜状,里面会存有宿便。当你走动时,肠兜里的排泄物便运行到齿状线——这是感觉大便的神经部位。只要有排泄物触动齿状线,立即就会感到要排便。可是只要蹲下去,排泄物又从齿状线处回淌到肠兜里,大便的感觉顷刻消失。这样反反复复,就会特别痛苦……女患者惊得差一点就拍了巴掌,她顿悟地说:“大夫,你简直就神了,其实刚生完孩子那阵,就开始有这种难受的感觉,这么多年了,是不是癌变……那可怎么办哪!”
肛肠主任说,别胡思乱想,只是采用腔镜手术,将破裂的兜口给缝合,感觉就会正常了。
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的麻烦可真大
当然,来肛肠科门诊看病的绝大多数是痔疮患者,有的在肛门口内,有的在肛门口外长出痔疮,有的更倒霉,肛门里外都长满痔疮,就是“混合痔”。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的麻烦可真大。从医学上讲,痔疮分四期:当你排便时有血往下滴,或有喷射状,但便后出血状自行停止,这就是痔疮一期;当你排便时不但有血,而且还有痔脱出,用老百姓的话说拉出“腚根肠”子了,但这“腚根肠”在排便完后,却能自动收回去,这就是痔疮二期;当你不但排便时出血,咳嗽,干了累活和扛什么重物增加股压状态时,腚根肠也能滑脱出来,并且需要自己用手往肛门里按才能回去,这就是三期痔疮;第四期痔疮虽然程度严重,但并非每一次排便都有血,而是偶尔见血,但脱痔时用手怎么按也按不回去。你想想,腚根肠子“啷当”在外面,那是什么滋味儿!
一般人总认为外痔问题不大,关键是内痔。内痔就是病灶“埋伏”在肛门里面,摸不着看不见,痛起来只能是咬牙忍受。倘若要是动手术,那更要命,只要是排便,刀口就会破裂,流血不止,疼痛不已。因此只要说起痔疮手术,人们就谈虎色变。
多年前,我邻居的一个中年男人经常便血,为此邻居们开玩笑,调侃他是“拉血的鬼”。最后他实在忍受不了拉血,医院动了手术,可没想到手术之后更拉血,而且还痛得“撕心裂肺”。缝合的刀口被不断地排便撑破,他为此恐惧得几乎绝食,说是不吃饭就不用上厕所,如果能坚持半个月不排便,那刀口就能长好了。他妻子吓得拼命给他做好吃的,说半个月不吃饭,痔疮好了人完了,早就饿死了!由于刀口总不愈合,又被感染,只得再一再二医院,又消毒又排脓,折腾了好几个月才算安定下来。虽然痔疮最终痊愈了,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把邻居们都吓坏了,甚至得出结论:医院。
然而,当我走进手术室里,却看到内痔手术竟然比外痔手术轻松和快捷,简直就像变魔术,你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手术早就结束了。原来医生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痔上粘膜吻合器”,有了这个先进的“武器”,所有的内痔无论隐藏得多深,多狡猾,只要操作“痔上粘膜吻合器”,真就是“横扫千军如卷席”。
从表面上看,“痔上粘膜吻合器”就像一个小小的圆陀螺,后面有个长长的操纵杆,犹如微型反坦克的火箭弹,医生手持这个先进的武器,真就是战无不胜,所向无敌。只要对准屁股轻轻地插进去,将小陀螺尖端稳稳地推到内痔部位,然后医生随之在后面的操作杆上转动了几下,小陀螺又轻轻地退出来。医生对我说:“手术结束。”
我的天,那么快!当我看到医生手里举着的小陀螺,上面齐刷刷地切下一圈痔疮。我更奇怪了,那么刀口怎样缝合呀?医生笑了,这就是医学的先进,小陀螺只转动那么几下子,痔疮就在切除的同时缝合,前面的刀口甚至还没来得及出血,就已经被缝得严严实实。我跟踪了几个患者,问他们术后感觉,有的说不怎么痛,有的甚至说没啥感觉,但也有的说还是有点痛感,但却没一个说“撕心裂肺”了。
如此轻松快捷的先进手术,而且已经实施十多年了,我却不知道,我想,我这个整天采访的作家都不知道,大概更多的患者也不知道。而且还有个与医学有点联系的体育学院教授,竟然对这个先进的手术方式也闻所未闻。问题是他有严重的痔疮,十多年前就开始便血,医院,他说痔疮也不是癌症,有啥了不得的。再说我这个堂堂的教授,到医院里撅着屁股给人家看,有辱斯文,成何体统!后来他实在忍受不了痔疮的痛苦,不得不“拉巴着两腿”来到肛肠科。
我与他交流,这才知道,医院,也怕手术后遭“二茬罪”。于是我就和他聊起我在手术室里的见闻,告诉他我亲眼目睹神奇的“痔上粘膜吻合器”,能将内痔的切口提拉到齿状线以上无痛感区,而且切割缝合都在一瞬间完成……教授听后心情放松,赞美说应该医院体验生活,才能将医学知识更通俗易懂地宣传给广大群众。第二天,体育教授就放心地上了手术台。
术后我去看他。他说他老是担忧排便撕裂刀口,术后一天一宿连牛奶也没敢喝一杯。不过刚刚不但喝了一大杯牛奶,还吃了一大包点心。因为隔壁有个女孩子术后又吃又喝,啥事也没有,而且那个女孩子还是他正在授课的学生……
作者简介
邓刚,原名马全理。发表《曲里拐弯》、《山狼海贼》、《绝对亢奋》、《迷人的海》等作品数百万字,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本《站直喽,别趴下》、《狂吻俄罗斯》》等多部。
小说家邓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