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在美国,痔的发病率约为5%。
病因关于痔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
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
分类痔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可见的线叫肛管齿状线。在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改变或移位,被覆直肠黏膜,由于内括约肌收缩,肛垫以Y型沟分为左侧、右前侧、右后侧三块,因此内痔常见于左侧、右前侧及右后侧;在齿状线以下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是内痔通过静脉丛与相应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静脉丛的吻合,混合痔脱出肛门外,呈梅花状时,称为环形痔,若被括约肌嵌顿,形成嵌顿性痔。
临床表现1.主要表现为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鲜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
2.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成、嵌顿、感染时才出现疼痛。
3.内痔分为4度。
①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
③Ⅲ度痔脱出后需手辅助还纳;
④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其中,Ⅱ度以上的内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可出现疼痛不适、瘙痒,其中瘙痒常由于痔脱出时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后三度多成混合痔。
4.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
危害痔疮的治与不治,不是医生说了算,更不是患者说了算,而是由疾病说了算。由于痔疮这类疾病非常的普遍,但是有的痔疮是没有危害的,属于是良性的;有的痔疮危害性非常大,就是恶性的。所以当痔疮表现出危害来,我们就要采取治疗!1、长期便血易致贫血:便血是痔疮的主要症状。由于初期内痔症状较轻,极易被患者忽视或采用保守治疗,久而久之,随着失血量的增加,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昏、虚弱等严重的贫血症状。另外还有一种由痔核粘膜糜烂引起的贫血。由于内痔大多伴有痔核粘膜糜烂,大便时会形成喷射状出血,且量很多,极易引起贫血。 2、引起脱垂、嵌顿甚至坏死:内痔通常分为Ⅰ、Ⅱ、Ⅲ期。在症状方面:Ⅰ期只是为无痛便血,并不会有太大影响。Ⅱ期为黏膜脱出后可以还纳,但时间久了会导致直肠脱垂。达到了Ⅲ期时会经常出现嵌顿,严重时甚至坏死。一般Ⅰ期痔症状也比较轻,当其发展至Ⅱ期时,疼痛会大大加重,由Ⅱ期发展到Ⅲ期的时间会非常短,症状明显,如致坏死,后果将非常严重。 3、引发肛肠疾病:痔疮可以引发多种肛肠疾病,如肛裂、肛瘘等。如果痔疮引发了其他肛肠疾病,多种病状共存,会给治疗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恢复时间也会加长,影响工作和学习。 4、导致肛周湿疹:由于痔块脱出及括约肌松弛,黏液流出肛外刺激皮肤,而导致皮肤瘙痒和肛门湿疹。严重时甚至偶有蔓延至臀部,局部可出现红疹、红斑、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 5、容易引发妇科炎症:由于肛门和阴道接近,痔疮出血或发炎往往会导致病菌大量繁殖,引发各种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附件炎等妇科炎症。
预防1.体育锻炼;2.预防便秘;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4.保持肛门周围清洁;5.注意下身保暖;6.避免久坐久立;7.注意孕产期保健;8.常做提肛运动;9.自我按摩;10.及时用药。
三株发酵中药对于痔疮的调理:五株王+岐特生+保腾康(体瘦者加用)
体瘦者:保腾康,30毫升/次,饭前一小时喝温水后服用。
歧特生,9:30和15:30每次用开水冲一袋温时服用。
体胖者:五株王,30毫升/次,3次/天。饭前一小时喝温水后服用。
歧特生,9:30和15:30每次用开水冲一袋温时服用。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